北京首例拒执罪自诉案宣判,被告人一审获刑六个月
近日,北京法院审理的首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自诉案件,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以被告人龙某犯拒不执行判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
现年45岁的龙某没有固定工作,他把自己名下通过旧车报废形式取得的车号提供给无购车指标的人,以此作为谋生手段。
2003年,沈某在支付龙某1000元后,以龙某的名义购买了一辆车。2005年1月,该车发生事故,造成罗女士终身残疾。因沈某下落不明,罗女士将沈某连同车辆登记的车主龙某告上法庭。
2006年8月,法院判决沈某赔偿罗女士医疗费和残疾赔偿金等共计19万余元,龙某对此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沈某和龙某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罗女士曾两次向朝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沈某始终下落不明。
2007年,龙某经法官传唤曾到法院,请求法官给予一个月的时间筹款,但此后便没了音讯。
2016年10月,执行法官终于查找到了龙某的下落。但他仍拒不执行判决,朝阳法院对他处以拘留15日的处罚。拘留期间,龙某自述其倒卖购车指标,每年收入有4万元至5万元。他答应先行给付罗女士5万元至10万元赔偿款,但再次食言。因龙某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生效判决,2016年7月4日,受害人罗女士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提起刑事自诉。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龙某负有执行义务,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依法应予惩处。
关于龙某所提其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辩解,经查,在生效判决执行期间,龙某名下有车辆,且其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自述曾出境旅游、赌博。但龙某无视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既不申报财产也未履行任何给付义务,属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生效判决,因此,法院对该辩解不予采纳。故依法作出了上述判决。
上一篇: 最高法院发布第15批指导性案例
- · 2016年深圳律师尽职调查实用网
- · 最高法解读新物权法司法解释一
- · 最高法解读新物权法司法解释一
- · 3种房屋产权变更不用公证
- · 离婚时拆迁补偿款如何分割,这
- · 民间借贷仅有转账记录,二审胜
- · 百度诉搜狗专利侵权,起诉容易
- · 不知对方收入情况,子女的抚养
- · 法院认为再婚后同住有违常理,
- · 女儿非亲生丈夫向哺乳期妻子提
- · 父母诉儿不赡养,儿子拒履被判
- · 用他人信息为客户开卡,通讯店
- · 经营者卷走客户预交货款,怎么
- · 乘坐网约车遇事故受伤,“滴滴
- · 欠钱不还?13大“酷刑”绝对让
- · 没借条、没欠条、没转账凭证
- · 夫妻一方欠的信用卡,属于夫妻
- · 多人签署一份合同 意味着多一
- · 提醒:借车给朋友,四种情况要
- · 因见义勇为受到损害的责任由谁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