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动态

电影法初审草案偷漏瞒报票房将罚款最高50万

2015-11-03  中国青年网

常委会初次审议《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其中对“贴片广告”“偷漏瞒报票房”均提出了惩戒措施:电影放映插贴片广告最高罚5万,偷漏瞒报票房的罚款上限高达50万。

《电影产业促进法》素被称为“中国电影第一法”,早在2003年就已启动起草。2011年12月,《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发布,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对比2011年的征求意见稿,昨天的初审稿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偷漏瞒报票房”的罚款幅度大幅提高。

初审稿取消了一次性的《电影摄制许可证(单片)》,提出企业、其他组织只要符合电影摄制所需的资金、人员等条件,就可以提出申请。省区市电影主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20天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符合条件的发放《电影摄制许可证》,并予以公布。

不过,境外企业仍然禁入。初审稿明确规定:境外企业、其他组织不得在境内独立从事电影摄制活动;境外个人也不得在境内从事电影摄制活动。

初审稿调整了贴片广告和偷漏瞒报票房的罚款额度。

贴片广告由原来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调整为,电影院在向观众明示的电影开始放映时间之后至电影放映结束前放映广告的,由县级以上政府电影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也就是说,对于插放贴片广告的行为,罚款上限由20万元降至5万元,同时删除了吊销许可证这一惩戒措施。

对于偷漏瞒报票房,初审稿规定:电影院未如实统计销售收入,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草案要求,电影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草案对电影不得含有的内容作出具体规定,8项内容禁止出现在电影中:

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煽动抗拒或者破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是诋毁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侵害民族风俗习惯,歪曲民族历史或者民族历史人物,伤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

宣扬宗教狂热,危害宗教和睦,伤害信教公民宗教感情,破坏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团结,宣扬邪教、迷信;

危害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宣扬淫秽、赌博、吸毒,渲染暴力、恐怖,教唆犯罪或者传授犯罪方法;

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侮辱、诽谤他人或者散布他人隐私,侵害他人合法权;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上一篇:刑法修正案(九)时间效力问题司法解释

下一篇:买卖违法记分将被行政处罚

浏览排名